规章制度

    海南省智慧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规章制度

    发表时间: 2024年12月19日


    海南省智慧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规章制度

    研究中心执行严格的日常管理,通过明确的岗位职责划分、规范的仪器使用流程、科学的耗材管理制度、严格的卫生维护标准和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从而确保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和科研人员的安全健康。

    (一)岗位职责

    1. 中心主任/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中心的战略规划、日常运营和人员管理。监督科研项目进展,确保研究目标达成。协调内外部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

    科研人员:负责具体科研项目的实施,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报告撰写等。参与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科研能力。遵守科研伦理,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管理人员:负责工程中心的日常行政管理,包括人员考勤、财务报销、设备采购等。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确保整体运行顺畅。

    技术支持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培训科研人员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二)仪器使用

    1. 登记制度:所有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登记制度,记录使用时间、操作人员及实验内容。

    2. 操作规范:制定详细的仪器设备操作规范,确保操作人员正确使用,避免损坏。

    3. 定期维护:按照设备维护手册进行定期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 培训指导:新入职或新接触设备的科研人员需经过培训指导后方可独立操作。

    (三)耗材管理

    1. 采购计划:根据科研项目需求制定耗材采购计划,确保供应充足且合理。

    2. 库存管理:建立耗材库存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库存,避免浪费和短缺。

    3. 使用记录:记录耗材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数量及用于哪个实验等。

    4. 质量控制:确保采购的耗材质量符合实验要求,避免使用劣质耗材影响实验结果。

    (四)卫生维护

    1. 日常清洁: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定期清扫地面、桌面及仪器设备。

    2. 垃圾分类: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制度,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分别投放到指定容器内。

    3. 消毒灭菌:对实验台面、仪器设备等关键区域进行定期消毒灭菌,防止微生物污染。

    4. 通风换气: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五)安全保障

    1. 安全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类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流程。

    2. 教育培训:对科研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个人防护:要求科研人员在进行危险操作时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口罩、护目镜等)。

    4.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5. 隐患排查: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无死角。

    (截止更新20241218日)

浏览量: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