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年12月18日
2024年12月18日下午16时,海南省智慧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会议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0-208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咸鹏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作为海南省智慧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标志着研究中心在学术管理和科研规划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后续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此次会议,学术委员会成员全面了解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研究中心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一、宣读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会议首先由研究中心主任施金妹教授宣读“海南省智慧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 任:
王咸鹏 国家级人才、海南大学教授、海南省“领军人才”
副主任:
郑 兵 海南省D类人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执行校长
邱敏蓉 博士、教授,共青科技职业学院理事长
成 员: Leau Yu-Beng、牟海维、魏应彬、陈明锐、陈焕东、王崇太、韩 建、白宗文、曹献英、余先川、聂雁凌、曾 翔、施金妹
秘 书:阚继承
会议介绍了学术委员会成员的基本情况,对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的规范和要求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并为学术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
二、介绍研究中心基本情况和总结过去一年工作
会议介绍了研究中心的目标定位、研究方向、组织架构、队伍建设、条件建设、日常运行经费及管理、预期成果等方面介的基本情况。
会议讨论并确定了智慧农业、热带雨林、智慧交通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及科研团队基本情况,并且汇报在过去一年里在此基础上就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落地转化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也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计划。
研究中心主任施金妹教授从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技术创新与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详细总结了研究中心预期输出成果。
三、审议2025年建设计划和核心任务
会议听取了研究中心主任施金妹教授关于研究中心2025年建设计划和核心任务方案的介绍。
会议听取了研究中心副主任阚继承副教授关于研究中心算力中心建设方案的介绍。
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参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后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就如何保障计划和方案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提出了相关问题。与会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下按照发言先后顺序)如下:
1. 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咸鹏教授指出:
(1)无论是开展科研还是教学活动,建立算力中心是研究中心必备的基础平台条件,十分必要的,也是培养研究生的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学校要保障资金、资源持续的投入力度,以满足后续科研工作及成果落地转化的算力需要。
(2)与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相比,研究中心更注重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因此应注意在科研团队成员中标明企业骨干的成员,并在输出成果中突显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及服务海南当地产业发展效果。
2.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余先川教授提出,算力中心建设是必须的,学校应大力支持并投入资金,支持如何实现算力中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确保学校持续投入的前提下,研究中心通过成果落地转化、社会服务推广等方式获得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在职业教育中形成口碑效应。
3.来自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委员聂雁凌发言:
(1)华为参与了建设方案的制订,并根据海科大实际情况提出了先搭建基础算力平台再根据实际需求拓展算力的建设计划,这一方案的优势就在于具有高扩展性并能与华为云上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协同。
(2)国家提倡建设自主可控的优质算力平台,建议在建设过程中可适当配置部分国产算力单元,并搭配鸿蒙的服务,为学生学习未来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提供开发环境。
4.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韩建教授提出:算力中心建设是一个中心平台评价的重要指标保障,也是当下的热点,基于安全建设要求场地应放在一楼展厅和深度学习工作站等相连形成一个模式,也要考虑未来电路扩容问题,研究中心是海科大的重要平台,学校应加大力度支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社会服务转化,以通过研究中心各阶段的审查和验收并能等实现可持续的自我“造血”功能。
5.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崇太教授指出:
(1)研究中心获得授牌来之不易,要未雨绸缪,对照指标积极准备迎接各阶段考核,提前防范警告、摘牌风险。因此研究中心内涵建设非常重要,要根据研究方向实施建设方案,算力中心肯定要建设而且要支撑解决研究方向重要问题,同时要注意与华为等企业开展多种方式合作,寻求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2)要进一步聚焦研究的具体问题,尤其是要解决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交通拥堵问题、社区智慧管理问题等。
(3)要加强与外部企业的交流合作,要因地制宜实现资源共享,更好的促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要重视研究团队核心成员的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陈焕东教授提出:
(1)研究中心成功授牌是好事,接下来要科学规划,进行科研团队建设,基础平台条件建设等到位,持续产出。
(2)关于项目立项,在申报过程中要放眼未来;建设要加大投入,从立项到建设到产出的不同阶段都要周密计划,研究中心不仅要保住,还要建好,要有成效。
(3)关于产出,一是要结合产业需求推进产品产出;二是要结合科研需求,推进成果的产出。作为院校,科研是基础,培养人才、科研团队建设需要科研平台,科研成果要满足教学的需求,推进人才的产出,同时要立足学院,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要努力向前,强者恒强,协同提质才能发展起来。
7.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魏应彬教授指出:
(1)成立研究中心非常不容易,同时对于学校发展也有很大促进作用。目前看研究中心运行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在运行模式方面,建设方案也有考虑,例如,5个中心3个都与服务推广有关。要思考研究中心如何实现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研究中心的建设要更加开放,要更加符合职业本科的特点来实现中心的产教融合式运作。
(2)研究中心要为学校申报硕士点提供服务和支撑,就要注重基础平台的保障,对准申硕的硬指标,要利用好开放课题等模式更好的加强对外合作,要力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后面的考核。
9.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崇太教授提出补充意见:学术委员会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是对研究中心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并对下一年的工作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进行评判,因此建议每年年末将相关内容以PPT的形式向学术委员会进行综合总体汇报。
10.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牟海维教授指出:
(1)研究中心要实践开放合作模式,首先要实现校内开放,从理工科高校角度看,海科大作为职业本科高校建设研究中心具有合理性和优势,也得到了科技厅的充分认可。但也要看到海科大以工科为主,研究中心这个平台不仅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平台也是海科大的平台,要注意多与能够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及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相结合,实现学校相关专业的协同发展。
(2)研究中心要确保主要平台基础的建设,加强与外部高校和头部企业的合作交流,尤其是在校企合作方面,研究中心在三个重点研究方向要与头部企业密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3)研究中心一方面要支持学校高质量、高层次发展如申硕工作等,另一方面也要能够服务海南“4+3+3”产业体系中的具体产业。科技厅对于研究中心的考核是有具体指标的,要抓住科技厅考核指标的核心,通过做横向课题和项目等形成成果转化并能形成可观的经济效益。
(4)拿下研究中心很难,要保持住也很难,高质量发展更难,底线是“保住”,基础之上要发展,研究中心对于海科大非常重要,从上至下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在此基础之上下一步要确立冲击国家级研究中心的奋斗目标,无论是现在的研究中心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行业共同体,还是未来的新“双高”、申硕等工作,信息工程学院都要一如既往冲锋在前打头阵,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11.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崇太教授提出补充意见:研究中心要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提前规划并布局申报海南省科技进步奖。
本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并通过了2025年建设任务计划,学术委员会成员对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第二期建设计划中的核心任务算力中心建设方案进行了充分的审议和讨论。会议强调了加强科研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产学研合作及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重要性,为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研究中心将认真吸纳学术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推动研究中心在智慧物联网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出 席:王咸鹏、牟海维、魏应彬、陈明锐、陈焕东、王崇太、韩 建、白宗文、曹献英、余先川、聂雁凌、卢志恒、于福瀚、施金妹、阚继承。
记 录:姜苈峰。
会议现场
浏览量: 47